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文/图
4月10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上线仪式在广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和广东省教育厅共同主办,是广东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强省的有力举措。从今天开始,广东万千学子,将能通过广东广电网络电视大屏,共享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的课程资源,与名师对话,与智者同行。后续省内各大运营商将逐步上线。
广东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有需求、有基础、有优势、有实力。据介绍,广东在校生超2870万人、全国第一,有各级各类学校超3.7万所,城乡之间、各个区域、不同学段学生教育需求差异较大,迫切需要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广东是文化大省、媒体大省、互联网大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4800多家。同时,拥有报刊广电媒体600多家,超大规模互联网企业38家,有意愿、有实力持续输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广东新型基础设施完备。全省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率100%,超100M宽带速率100%;课室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超99%。广东拥有全国领先的5G、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拥有众多信息技术头部企业,教育机构和有关企业在硬件设施、平台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深度合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实力雄厚。
广东将推出“五项举措”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加强教育新基建支撑力,提高平台智能化服务力,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强化优质内容供给力和激发湾区合作创新力。
广东将统筹存量与增量基础设施,强化原有设备的迭代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推动教育装备数字化、情境化、课程化、个性化发展,夯实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深度应用,建立“五级贯通”服务体系;发挥广东科技企业密集优势,积极推进前沿技术赋能教育场景,探索AI+教学、教研、管理的新模式,让教育教学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智能化,让每一名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引导教师更好地拥抱和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培养一批胜任数字化转型的“种子型”骨干教师。
同时,搭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东风,着力吸引一批对大单元、跨学科、数字化教学有见地的师范生来粤工作;对接港澳开展优质课程共享、高端人才培养、教学名师交流、协同教学科研,培育一批教育数字化合作区域、姊妹学校和互助项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在交流中繁荣、在合作中创新,共同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湾区”标准。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