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元 川观新闻记者 陈松
“本来想为亲戚办件好事,结果却好心办了错事,不仅亲戚享受到的低保要退还,自己还要受处分。真是得不偿失。”近日,资阳市乐至县纪委监委在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时,回澜镇付家庙村村委会副主任吕某民面对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起违规为他人办理低保一事仍然追悔莫及。
这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要从去年秋天说起。
去年9月,乐至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收到乐至基层治理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推送的一条预警信息,显示付家庙村村民吕某某享受低保存在异常。经查阅关联信息,发现吕某某年近七十,有儿有女,但家庭人均收入却低得出奇。
“申请资料上签字的村干部吕某民与吕某某是同姓,又生活在同一村,会不会有猫腻?”经党风政风监督室研判,因问题具体、指向明确、可查性强,该线索很快按程序移送到回澜镇纪委。
随后,回澜镇纪委成立核查组,经仔细比对吕某某低保申报资料,发现申请表、评议记录等笔迹高度相似,核查组还了解到该村没有对吕某某申请低保事项开展民主评议的情况,同时吕某某的丈夫和儿女均有比较稳定的工资收入。
核查组赓即找到吕某民谈话,“吕某某低保申请表上的笔迹跟你在审批材料上签字的笔迹相似,是怎么回事?”
“吕某某不会写字,是我帮她写的。”吕某民不慌不忙解释道。
“她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属实吗?她老公的退休金是多少?她家儿女的工资收入是多少呢?”
自知事情败露,吕某民红着脸交代了问题。
原来,见自己的舅妈吕某某长期生病,拖累家庭,吕某民便利用申报农村低保的工作便利,通过隐瞒其家庭成员收入、伪造民主评议材料等方式,帮助吕某某违规申报低保,导致其违规领取低保金72个月,共计2万余元。最终,吕某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规领取的低保金全部追缴。
本案问题线索的精准发现,得益于该县纪委监委牵头建立的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
为破解一些地方基层监督精准度比较低、问题发现有一定难度等瓶颈问题。乐至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基层治理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动态收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政、人社、医保等20余个职能部门的惠民惠农政策,以及低保五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民生资金数据。聚焦财政补贴补助资金申请、受理、审批、发放等环节,紧盯受益对象申报资料、资金发放动态等细节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建立互斥规则。数据比对后如有疑点,自动触发智能预警功能,对隐藏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红灯”。
除了自动比对信息外,平台还加入了微信查阅和举报功能,群众通过乐至基层治理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微信小程序,随时可在线查阅民生资金动向,也可提出相关疑问,同时还可举报反映问题。
2024年以来,该平台“筛查”农村低保“人情保”“关系保”问题21个,救助补助资金“应享受未享受”“重复享受”“违规享受”问题55个,受理信访举报和问题反映112个,收到问题线索14件,立案8件,党纪政务处分8人。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