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万福路旁联达山与城的居民和桂林市二附学校、大风山一小的老师家长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了。他们曾经担忧,学校门口、居民小区出入口正对着双向四车道的大马路,虽然设置了人行斑马线,但没有一个永久的红绿灯,导致这里经常出现交通事故。如今,经过多方努力,这里永久性的红绿灯已成功安装,而且设置了错位斑马线、行人过街驻足区域等,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及人车流动的高效性。
现场:“Z”形错位过街 守护行人安全
4月2日下午上学时分,记者在万福路上的桂林市二附学校附近观察。此时,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其中有不少是大货车。待到过街绿灯亮起时,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联达山与城出口有序穿过斑马线,来到马路中间设置的驻足区域,随后再次穿过斑马线顺利入校。骑着电动车的市民也从这里通过,整个路口交通井然有序。
4月2日,桂林市二附学校门口,学生们经过斑马线中的驻足区域。
仔细一看,这里的红绿灯、斑马线等设置均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记者现场看到,这段路是双向四车道,斑马线为错位设置,两条斑马线中间有一段超20米的驻足区域,两边用围栏拦住,安全性较高。从整体上看,斑马线和驻足区域,构成了“Z”形过街方式。
斑马线的宽度是普通斑马线宽度的两倍,旁边还划出了两块红色的电动车过街区域,宽度也是普通的两倍,地标非常明显。
记者现场体验,万福路上双向交通信号灯的亮灯颜色及时长一致,过街绿灯时长约1分10秒,这个时长里,居民过马路可以“一气呵成”,不需要停留在驻足区域等待,非常顺畅。红灯时长和绿灯一样,可以看到双向四车道的道路上没有出现车流拥堵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从万福广场往临桂方向的驻足区域一头,设置了警示信号灯,非常显眼。在桂林市二附实验学校门口做保安多年的陈先生感慨,这个路口的变化非常大。学校门口的绿化带原先是一米多高的灌木,如今换成了高度0.5米左右的花草景观绿化带,学生及行人过马路再也不用“伸着脖子”看车了,站在路边一眼就能看清楚左右两边的车辆情况。
相关部门:设计“错位过街” 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万福路是桂林新老城区之间的重要通道,车流量大,不少车辆速度快。这个路口附近有3所学校,还有大型居民区,交通情况比较复杂。
市交警支队交通工程科学研究所的谢警官介绍,在早期交通工程设计图纸上,这里规划有一个大型路口。如果设计直接横穿马路的斑马线,需要铲除双向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不仅工期长,而且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此外,因这里的车流大、车速快,放学时过街人流量大,“一窝蜂式”过街,更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便因地制宜地设计了性价比更高的错位斑马线。
谢警官介绍,错位斑马线就是双向车道上的斑马线错开,中间设置驻足区域,长度超过20米。路口人流量大,因此斑马线比一般斑马线加宽1米。
谢警官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行人过街时,有被动停下来瞭望的时间。驻足区域是一个缓冲的区域,这里的人流会提醒双向车道内的司机注意前方有行人,行人过街时也有时间观察路况。因此,道路上的车辆车速会下降,司机的视距相对拉长,对前方交通动态观察更仔细,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
谢警官说,这种“错位过街”的方式是我市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出来,主要适用于交通复杂、易出现事故的路段,比如桂磨路巴比伦小区附近就有此设计。
改造后零事故收获居民点赞
谢警官介绍,这个路口的红绿灯以及过街斑马线于2024年12月启用,几个月来没有出现交通事故,各方反响不错。
“2023年1月至9月,这里几乎月月出现交通事故,改造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事故。”桂林市大风山一小的莫校长介绍,路口改造减少了交通安全隐患。
还有不少网友对此路口改造点赞。网友“灸恩很忙”发帖表示,这个路口的设计改变了他对桂林交通的认识,改造后明显解决了之前人行混乱、交通拥堵的状况。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由于中间有驻足区域,行人还可以分段式过马路,因此这个路口也是井然有序,畅通无阻。
“如今,如果不是上下学高峰期,行人过街可‘一气呵成’,一个绿灯的时间就可以顺利过街。此外,学校门口的绿化带从高大变矮小了,视野开阔了不少。”莫校长说,这个改造给大家带来了安全感。
“以前,家长都不放心孩子单独过马路,如今有了这个红绿灯,安全多了。”家住联达山与城的居民姜女士表示。
在联达山与城小区门口经营一家米粉店的伍女士介绍,她的米粉店2023年上半年开业,当时常听说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这让她心中嘀咕要不要重新选址开店。但是这里人群密集,生意还不错,她心中不舍。如今,红绿灯安装好了,交通事故隐患少了,来这里嗦粉的客人说到这个变化时,纷纷点赞。
来源: 桂林晚报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