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用音符传递关怀,他们携手共赴一场疗愈心灵的音乐之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3:5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钱建芳 刘心悦)4月10日午后,江汉区总工会四楼会议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下午茶”正悄然展开。音符轻柔起落、茶香袅袅,鼓点与笑声交织,30位来自社区的精神、智力残障人群及其家庭成员,在音乐与陪伴中,度过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慰藉的下午。

活动现场。记者 何婧摄

本次活动是江汉区“阳光心语·音乐下午茶”项目2025年第五期,由江汉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联合街道、医院、银行等多方单位协同举办。

作为自2023年起持续推进的社区康复服务品牌项目,“阳光心语”聚焦精神康复与心理关怀,将艺术与服务融合,已成功开展45场活动,每年直接服务700余人次,其衍生项目已间接服务5000余人次。

“鼓圈疗愈”释放压力。记者 何婧摄

活动现场,以节奏释放压力的“鼓圈疗愈”、激发创造力的“音乐赋能”、增强连结感的“团体互动游戏”循序推进,让参与者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放松、打开心扉。茶歇环节中,音乐与五味相融,大家边享用糕点茶饮,边在旋律中冥想、放松,并勇敢分享自己的故事与转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武汉市荣军优抚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以及华厦眼科医院的专业志愿者团队也来到现场,为参与者提供心理咨询、基础义诊、视力检查等服务。他们的参与,让这场音乐疗愈不仅有温度,也有了更加坚实、可信的专业支撑,形成艺术与医疗双向融合的康复闭环。

专业志愿团队现场提供服务。通讯员供图

一直以来,“阳光心语”项目坚持深入社区,服务对象涵盖精神、智力障碍人群及其家庭,并逐步辐射到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其背后,是江汉区对基层服务体系不断打磨与拓展的生动体现。

一直以来,在江汉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支持下,江汉区残联精准调度志愿服务资源,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整合专业力量,有效联动街道社区、医院机构和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将助残服务常态化、体系化推进,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更稳定、更温暖的陪伴。

据了解,今年3月,江汉区委社会工作部发布《江汉区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十大专项行动计划》。“江汉区将建立更系统的志愿者培训机制,推行分级分类管理,开发涵盖医疗急救、心理支持等通用课程,以及助残康复、关爱特殊群体等专项内容,打造‘江汉志愿云课堂’;同时,进一步完善‘时间银行’制度,将服务时长转化为积分,兑换青年夜校、便民服务等。”据江汉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滕宏介绍,后续还将通过AI算法精准匹配志愿者专长与社区需求,动态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并推动10个领域的专业志愿品牌项目落地。

看似平凡的机制背后,实际构建起的是一张不断扩展、不断深化的社会支持网络。“阳光心语”正是在这张网络中,被稳稳托起、持续绽放的一个温暖坐标。

下一步,“阳光心语”项目还将向工会驿站延伸,推动融合共建。计划在驿站配备助残器具,常态化开展健康宣教、康复指导、法律援助与就业支持,并结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点,组织适合残疾人的文体活动,推动形成更具温度的社会支持网络。

正如活动中许多志愿者所说,“不是我们在帮助谁,而是大家一起变得更好。”无数个“被看见”的瞬间,正在构成一个更有温度的江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