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AR导览,让非遗“触手可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9: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黎明

4月25日,杭州市和睦小学学生在省非遗馆体验AR导览服务。省非遗馆 供图

一枚小小的“太阳镜”,让非遗观展之旅变得“动感”十足。

4月25日,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下称“省非遗馆”),来自杭州市和睦小学的25名学生,正在举行研学活动。当孩子们戴上形似太阳镜的AR眼镜,不禁发出轻轻的惊叹声。

这便是省非遗馆的AR导览项目,戴上AR眼镜,参观者可以体验到“移步换景”“身临其境”的沉浸之感。

据了解,佩戴AR眼镜游览时,游客可以同时欣赏到物理世界的真实景象与AR技术的虚拟内容。随着参观者走动,AR内容始终与视线保持一致,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游览体验。每到一个点位,虚拟场景中的数字导览系统便会根据指令,以语音讲解和视频的形式,介绍相关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在各个展厅,蓝色AR导览光标巧妙漂浮在关键展品和点位之上。观众只需朝着光标走去,展品的故事介绍便会以空间视频和语音讲解的形式自动呈现。”省非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出AR导览服务,旨在让展陈由静态转为动态,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观展体验,“在参观过程中,观众不仅是旁观者,也可以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体验中。”

在“蓝印花布”AR点位,学生们戴上AR眼镜,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蓝印花布的制作细节,伸出手还可以模拟刮浆、染色等技艺,并且伸手时间的长短和互动的位置都将直接影响刮浆、染色的效果。

据了解,目前全馆共有近百个AR导览光标。

在AR技术的加持下,观众不仅是展览的互动者,也是内容的共创者。游客可上传自己的AR创作至省非遗馆AR导览平台,形成“用户内容库”,优秀内容将被纳入AR导览,实现“观众即创作者”的双向循环。

据了解,省非遗馆AR导览项目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累计体验观众超2万人次。“五一”期间,省非遗馆还将推出“夜探非遗AR视界”活动,观众有机会继续体验非遗背后的“动态”故事。

4月25日,杭州市和睦小学学生在省非遗馆体验AR导览服务。省非遗馆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