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入选首批全国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4:51:00    

云南网讯(记者 喻劲猛 通讯员 赵明)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全国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云南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入选。

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通过“地理标志保护+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全产业链融合”路径,为中国咖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云南样本”。

保山小粒咖啡生长于北纬24—25.5°怒江干热河谷,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鲜明风味。自2022年筹建示范区以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以地理标志保护为核心,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等22项标准,建立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推动咖啡精品率从40%提升至70%,精深加工率从60%跃升至85%,优质生豆均价从15元/公斤涨至60元/公斤。成立咖啡专业合作社88个,带动咖农5万余人,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实现助农惠农,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保山小粒咖啡综合产值达90.86亿元。

保山建立全国首个“从种子到杯子”咖啡标准体系,推动9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集成应用,规范专用标志管理,产品远销欧盟等国际市场。2024年上线的小程序“世界咖啡谷·保山小粒咖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咖啡生产全流程,并通过整合多方服务实现消费者“一键溯源”,发放追溯标签10.5万枚,覆盖4000余亩种植基地。消费者用手机轻轻一点,便能穿越至千里之外的咖啡种植园,身临其境感受“从种子到杯子”的奇妙旅程。同时,积极探索“咖啡庄园化、庄园景区化”模式,打造6个省级咖啡庄园和咖啡文化产业园,融合种植、加工、旅游、文化展示等功能。首届“保山小粒咖啡文化月”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带动咖啡主题旅游收入增长45%。

保山小粒咖啡从“土特产”到“金豆子”的蜕变,不仅是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升级的成功实践,更是中国农产品从“量”到“质”转型的缩影。省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积极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多措并举健全保护制度、完善工作体系、加大保护力度,推动富民产业提质增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