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春日宴 昆明文旅新IP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16:00    

春季昆明各种食用鲜花野菜大量上市。

外国游客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品尝炸鲜花小吃。

创意鲜花甜品。

美团旅行日前发布的2025全国十大春日踏青新玩法,“去昆明开启吃花模式”上榜。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下,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考量的因素更多元,其中“吃美食”成为最重要的选项之一。昆明在“吃花”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历史传承等比较优势。当前,昆明可以再做些什么,进一步拓展“鲜花旅游经济”?

“吃花”成昆明招牌特色菜单

气候温润、阳光普照的云南,四季花开不败。随着鲜花次第开放,云南人的吃花季从每年二月开始,一直会持续到四五月份。作为花卉王国,要说云南是中国最会吃花的地方,恐怕不会有人反对。雪白清香的茉莉花,黄中透绿的金雀花,还有石斛花、马桑花、芦荟花、核桃花、奶浆花、玉荷花……各式春花让人挑花了眼,打开了味蕾,也让昆明本地餐馆以时令鲜花为食材,不断创新菜单。

“‘石烹’一直都是传统的烹饪方式,用石头的导热性能来烹饪鱼汤或者烤肉,在云南人的食谱里一直都存在,金雀花则是当下的春日顶流。几个月前,我就在思考,把两者结合起来会产生怎样的奇妙效果?”大吉砂锅主理人朱泽西介绍,他打算用春花野菜作为引流突破口,于是打造了“石烹金雀花煎蛋”。此外,还有玉荷花老奶洋芋、香椿豆腐taco、七彩鲜花凉鸡、冬去春来饭等新菜。

这一朵朵鲜花也不负众望,鲜花菜品十分走俏。朱泽西告诉记者,他们主打的石烹金雀花土鸡蛋,从3月17日上架至今,一共销售了197份,平均每天可以卖到9份,对于只有16张桌子的小店,这道菜已然撑起“半壁江山”。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女士几乎每年春天都会来云南“吃花”,而“滇铺子”是她必打卡的餐饮店。“用鲜花做出如此精致的菜肴,入口鲜香酥脆,不仅保留了菜肴本身的清甜和脆嫩,搭配上临沧木瓜鸡汤,一口下去,满满的自然味道,十分解腻,这在北京是吃不到的。”

“今年我们已经是第三年做鲜花野菜套餐,并且相比之前做了菜品升级,很多游客在小红书、抖音看到我们的店都慕名而来,只为尝尝鲜,鲜花野菜的消费占比能到40%以上,来的基本上是桌桌必点。”云南滇铺子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爱表示。

今春,外婆味道也早早策划推出“以花入馔·春日吃花”“春日限定·鲜花盛宴”“闻春入宴·共赴春光”“春日花开·舌尖绽放”等系列套餐,提出“不时不食,尝鲜正当时”。从浓郁香味的香椿到清甜的金雀花,从泸沽湖里的水性杨花到争议颇多的折耳根芽……山花野菜皆可成席。

“云南作为旅游热门地,很多游客通过网络攻略了解云南美食,今年我们也打破传统消费场景,借助线上平台推出一系列套餐,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到云南体验春日食花、食尽山野的诗意。”外婆味道经典云南菜的市场总监蒋锐介绍,作为专门做云南菜的本土餐饮企业,外婆味道有义务充分利用挖掘云南食材,把云南美食打造成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名片,让更多游客了解云南美食、尝到云南美食。

“巅·敬食”餐厅主打高端鲜花料理,去年就推出了石斛花炖鸡汤、金雀花蟹肉蛋饼、玉荷花洋芋脆壳等既有本地特色,又兼具色香味的鲜花菜肴,并受到食客追捧,其中不乏专程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赶来尝鲜的食客。“我们没有固守菜品,今年又有创新,更加注重食材的选择与运用,这些新菜不久将与食客见面。另外,考虑到很多食客对春菜食材很感兴趣,我们还特别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详细讲解食材知识,还能清晰地介绍这道菜品的由来和独特的美味,讲好每一个‘食材故事’。”餐厅负责人吕庆锐说。

带着游客四季“追花”不停歇

在昆明,或黄或白或红“春色”早从野外山间“蔓延”到城市里的超市、菜场。

春节假期刚过,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山花春菜的叫卖声就开始此起彼伏,新上市的春菜尽管时价矜贵,购买者却络绎不绝,卖菜的老板一点也不担心因价高而无人问津。“我在这里卖了二十多年菜了,从市场开业第二年就开始卖山花野菜。”摊主张富云一边说,一边为顾客打包新鲜野菜。

他介绍,他的摊位目前供应一百多种野菜,不仅包括昆明本土花卉,几乎囊括全省甚至周边国家的应季山花野菜,既有广为人知的金雀花、玉荷花、石斛花、棠梨花、茉莉花,也有白藤花、山茶花、金钱花、马春花、老鸹花等小众花卉,为了让更多省外游客了解云南的春菜,他不仅卖菜,还附赠菜谱。

从成都来昆明旅游的李先生和家人被销售野菜的摊位所吸引,例如金雀花(煎鸡蛋、煮汤)、棠梨花(棠梨花炒腊肉、凉拌棠梨花)、苦刺花(苦刺花炒蛋、清炒苦刺花)、棕包花(棕包炒腊肉、清炒棕包)等,“这里有很多从来没听过的野花、野菜,云南人也太会吃啦。我们不仅饱了眼福、口福,还长了见识。”

与餐厅如火如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旅行社似乎对此并不十分“感冒”。记者走访昆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都还没有赏花吃花的固定游玩路线,只有一些做私人定制的旅游从业者根据游客需求,设置专门的吃花赏花路线。

多年前,生态旅行领队汤宇华就开始做赏花旅行精品团。这几年,他每年都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追花”路上。汤宇华介绍,每年12月初去看大理无量山的冬樱花,顺带拍摄冬季吃花蜜的鸟。2月,去看罗平油菜花。进入4月后,蓝花楹将绽放。5月中旬,滇西北高山上,漫山遍野杜鹃花、报春花、兰科花和绿绒蒿竞相开放。到了9月份,又进入高山龙胆花的赏花期。

汤宇华说,根据游客反馈,他们发现赏花客群对于旅拍、民族服饰换装、户外体验等项目体验满意度很高,所以赏花产品中也延续并扩展了这些体验项目,游客不仅能够观赏春日美景,还可体验赛马节、火把节、长桌宴等特色民俗。此外,赏景之余,许多游客追寻春笋、春花等时令美味,感受舌尖上的春意。而昆明能聚集来自全省的山花野菜,让野菜的登场如接力赛般绵延不绝,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昆明的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春日“吃花”经济强链补链

3月3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春花茶咖”2025年春季云南文旅主题宣传推广新闻发布会,围绕“春花、茶叶、咖啡”三大特色产业,推出六大主题旅游线路,有意谋划将“鲜花经济”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涵盖文化IP、科技体验、产业链延伸的复合型产业转型,重构文旅产业生态。

昆明市政协委员、昆明桂美轩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媛对此十分认同并表示,鲜花在昆明是美食,更是一张名片,想将“去昆明开启吃花模式”这种现象级消费转为长期流量,还需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产品的附加值上做文章,不断延伸消费链条,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在云南旅居推荐官、云南历史文化博主南曲文化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吃花的优势除了自然气候,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云南很多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保留着吃野生蔬菜的习俗,因此,吃花对云南人来说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如何利用好云南食用鲜花这个大IP?南曲文化建议,“开春吃花”不仅“吃花”,还可以在上游优化种植与品种培育、中游提升加工与保鲜技术、下游拓展市场与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做文章。

上游方面,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培育更适合食用、口感好、产量高且抗病性强的花卉品种。例如,针对云南特色食用花卉,如金雀花、棠梨花等,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研发,挖掘潜在的可食用花卉品种。

中游阶段,研发多样化的加工方式,除传统烹饪外,开发花卉深加工产品。如制作花卉糕点、花卉饮品、花卉调味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旅游景区、特色街区开设春日“吃花”主题餐厅和美食街区。餐厅推出特色鲜花菜品,如以当地传说、历史故事命名的鲜花宴;美食街区汇聚各地特色鲜花小吃,举办美食节、厨艺大赛等活动,邀请游客参与评选,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下游阶段,挖掘各地食用花卉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如云南可打造“七彩云南 食花盛宴”品牌,宣传云南独特的吃花文化和丰富的花卉资源。旅行社与旅游平台合作,设计春日“吃花”主题旅游线路。将花卉种植园、特色餐厅、传统赏花景点串联起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定制化线路,如亲子游、情侣浪漫游、美食探秘游等。此外,将春日“吃花”与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相结合。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结合泼水节、火把节等节日,举办鲜花美食节,融入民族歌舞表演、民俗展示等元素;在传统赏花景点,举办花朝节、诗词大会等活动,增加文化氛围。

“吃花”应成为菌子后的破圈流量

“吃花”理应成为菌子之后的破圈流量。美食自媒体博主紫微表示,挖掘各地春日“吃花”文化内涵,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具体而言,因为云南可食用野花众多,并不是每一种广为人知,相关部门可在每年“吃花季”集中制作推广云南食用鲜花图鉴,在保障饮食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丰富饮食选择,满足人们对新奇美食的追求,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域饮食文化,更好地以食用野花为特色的美食吸引游客。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文,展示食用花卉的种植、加工,美食制作过程和游客的体验分享;邀请网红、旅游达人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昆明市政协委员、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刘欣在今年昆明市两会提交的提案中提到,建议以花为媒、以花入馔,编著《云南花宴》书籍,研发花宴、花点、花饮、花菜并广泛宣传推广。同时,联动呈贡斗南花市商户,打造鲜花主题美食休闲体验区、举办全国首届鲜花美食烹饪竞赛,挖掘、推广鲜花美食,选拔技能人才,组织旅行社策划鲜花主题游,穿插鲜花宴品鉴体验活动,在全国掀起“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春城昆明品花宴”的消费热潮,助推昆明文旅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悉,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整理、编著的《云南花宴》一书,从餐饮人角度,对主产云南的可食、药用花卉进行梳理,从花卉文化、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和烹饪方法作简要介绍。目前,《云南花宴》编撰工作已完成过半,将于今年出版。(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陈思伊 本版图片记者刘凯达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