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中炬高新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47.37%,研发投入下降引关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3:10:00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4年,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积极变革,但其财务数据呈现出喜忧参半的态势。一方面,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7.39%的增长,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拓展能力;另一方面,净利润却大幅下滑47.37%,研发投入也有所减少。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深入解读。

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盈利能力受考验

1营业收入微增,业务结构有亮点

2024年,中炬高新实现营业收入5,518,756,937.25元,较2023年的5,139,091,906.63元增长了7.3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调味品板块收入的增加以及征地收入的确认。其中,子公司美味鲜公司调味品销售收入为50.75亿元,占年度营业收入的91.95%,同比增长2.89%,酱油、食用油、鸡精粉等产品销售的增加是主要驱动力。此外,公司总部确认征地收入以及商品房销售收入的变化,也对整体营收产生了影响。

年份营业收入(元)同比增减(%)
2024年5,518,756,937.257.39
2023年5,139,091,906.63-

2净利润大幅下滑,盈利质量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3,066,517.48元,与2023年的1,696,954,088.26元相比,下降了47.37%。净利润的大幅下降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虽然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营业成本因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及精细化管理而降低3.90%,但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化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22,480,845.82元,而203年为1,172,938,554.76元,这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净利润水平。

年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同比增减(%)
2024年893,066,517.48-47.37
2023年1,696,954,088.26-

3扣非净利润增长,主营业务表现稳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70,585,671.66元,相较于2023年的524,015,533.50元,增长了27.97%。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在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扣非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收入的增长以及原材料采购单价的下降,公司积极推进的精细化管理也助力实现了降本增效。

年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同比增减(%)
2024年670,585,671.6627.97
2023年524,015,533.50-

收益指标下降,股东回报受影响

1基本每股收益下滑,股东收益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1.1438元/股,与2023年的2.2010元/股相比,下降了48.03%。这一指标的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股东的收益,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净利润的下滑是导致基本每股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以提高股东的回报率。

年份基本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增减(%)
2024年1.1438-48.03
2023年2.2010-

2扣非每股收益上升,主营业务贡献突出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588元/股,较2023年的0.6797元/股增长了26.35%。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扣非净利润的增加,再次证明了公司主营业务的良好发展态势。公司在调味品主业上的聚焦和战略举措,如营销变革、产品研发等,对提升扣非每股收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年份扣非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增减(%)
2024年0.858826.35
2023年0.6797-

费用有增有减,研发投入需关注

1费用整体情况,结构有所变化

2024年公司各项费用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销售费用为504,471,846.07元,同比增加10.32%;管理费用为381,704,053.13元,同比增加1.16%;研发费用为164,815,156.11元,同比减少8.76%;财务费用为5,713,646.95元,而2023年为-6,039,287.00元。

费用项目2024年(元)2023年(元)变动比例(%)
销售费用504,471,846.07457,263,983.7710.32
管理费用381,704,053.13377,341,110.541.16
研发费用164,815,156.11180,644,502.98-8.76
财务费用5,713,646.95-6,039,287.00不适用

2销售费用增加,市场拓展加大投入

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进行渠道改造、加大费用投入力度,促销推广费用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发力,试图通过增加销售费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然而,需要关注的是,销售费用的增加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销售增长和利润提升,公司需要进一步评估销售费用投入的效果。

3管理费用微增,股权激励影响显著

管理费用的增长幅度较小,主要是由于确认股权激励等待期费用的影响。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旨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但在短期内,会增加管理费用。公司需要确保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4研发费用下降,创新动力或受影响

研发费用的减少可能会对公司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升级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公司表示是由于阳西美味鲜研发项目投入减少,但在竞争激烈的调味品市场,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公司需要谨慎评估研发费用下降对未来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确保在成本控制的同时,不削弱自身的创新动力。

5财务费用由负转正,资金成本上升

财务费用由2023年的负数变为2024年的正数,主要是本年票据贴现手续费、长短期借款利息增加以及存款利息收入减少综合影响所致。这表明公司的资金成本有所上升,可能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一定压力。公司需要优化资金管理,合理安排借款和存款,降低资金成本,以减轻财务费用对利润的负面影响。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创新实力待维持

1研发投入减少,关注长期影响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64,815,156.11元,全部为费用化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9%,较2023年有所下降。研发投入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公司需要平衡成本控制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确保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能够通过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2研发人员稳定,结构有待优化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08%。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研究生19人、本科222人、专科7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不含30岁)128人、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160人。虽然研发人员数量相对稳定,但公司可以进一步优化研发人员结构,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提升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以支持公司的创新发展战略。

现金流有波动,经营投资筹资各有特点

1总体现金流状况,净现金流入增加

2024年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入1.87亿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同比增加2.4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同比增加3.6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同比增加3.43亿元。总体来看,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但各部分的波动需要关注。

现金流项目2024年变动情况(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2.46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3.62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3.43

2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业务运营良好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7,762,516.91元,同比增加29.20%。这主要得益于美味鲜销售增加以及材料采购单价下降,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运营状况良好,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回款情况较为理想。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加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反映出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效。

年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减(%)
2024年1,087,762,516.9129.20
2023年841,908,805.69-

3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扩张与理财影响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9,162,297.29元,同比净流出增加3.62亿元,主要是银行理财及大额存单投资活动增加所致。这显示公司在积极寻求投资机会,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投资风险。公司需要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避免因投资失误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年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减(亿元)
2024年-1,239,162,297.29增加3.62
2023年-877,076,058.18-

4筹资活动现金流变化,资金来源有调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130,781.51元,同比增加3.43亿元,主要是公司本期收取股权激励款、长短期借款及股票回购业务综合影响。这表明公司在资金筹集方面进行了调整,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金,但同时也增加了负债和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公司需要合理安排筹资活动,确保资金链的稳定,避免过度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

年份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减(亿元)
2024年338,130,781.51增加3.43
2023年-4,934,203.34-

风险与挑战并存,发展前景待明朗

1多种风险并存,经营挑战较大

公司面临着食品安全及监管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景气度与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与人才风险、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风险以及环保压力及地方政策调整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公司的冲击。

2高管薪酬情况,激励与业绩关联

董事长余健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68.00万元,总经理余向阳为208.94万元,副总经理林颖为165.36万元 ,副总经理吴剑为146.20万元。公司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管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从薪酬与业绩的关联来看,公司在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高管薪酬是否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更好地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值得关注。公司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确保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紧密结合。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