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持续推进,中资企业“出海”需求日益旺盛,港股市场成为其重要的融资平台。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活动显著升温,融资规模同比增长逾400%,中资券商在港股投行业务中的表现尤为亮眼,国际化战略成效初显,头部机构凭借全周期服务能力领跑承销保荐市场。
港股市场融资活跃,中资券商领跑承销保荐
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市场表现强劲,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5.2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20.74%。受政策利好和市场流动性改善等因素推动,港股一级市场融资持续回暖,IPO和再融资市场显著活跃。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达1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8.08%。其中,IPO市场共有16家企业在主板成功上市,募集金额合计182亿港元,同比增长280.57%;再融资市场项目数量为107起,募集金额合计1123亿港元,同比增长437.26%。
在IPO承销保荐市场中,中资券商表现突出。华泰金控以28.92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榜首,高盛和中信证券(香港)分别以26.42亿港元和23.84亿港元位列第二、第三。承销规模方面,华泰金控、高盛和中信证券(香港)同样占据前三,承销规模分别为30.88亿港元、26.42亿港元和25.01亿港元。再融资市场中,高盛以250.77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一,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分别以159.19亿港元和142亿港元紧随其后。
国际化战略成效初显,头部券商加速布局
中资券商正加速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提供优质服务、科学管理风险,逐步成长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投资银行。2024年,中信证券完成中国香港市场IPO项目22单、再融资项目9单;中国银河完成23个港股IPO项目;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19单,主承销规模达38.35亿美元;东方证券承销港股上市项目7个,承销总额同比增长5倍。
为进一步把握港股市场机遇,中资券商纷纷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制定独到的投行业务发展战略,提升在港股市场中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中金公司表示,将围绕新质生产力支持方向,拓展优质肩部、腰部企业的覆盖,提升项目质量、扩充项目储备,保持港股IPO项目数量和承销份额的领先优势。中信建投表示,将持续推进内地和中国香港投行一体化工作,继续拓展在中国香港市场的业务范围,实现在中概股回归、港股私有化、跨境收购等不同类型业务领域的多样化发展。
中资券商的差异化竞争与未来展望
中资券商在与外资投行的“同台竞技”中,通过专业化、差异化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中资券商充分发挥对内地企业业务模式更为熟悉的优势,为赴港上市企业提供更贴近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同时,中资券商通过提升承销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的专业服务,增强竞争力。
展望未来,国际业务已成为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信证券表示,将继续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拓展全球客户市场,提升全球业务竞争力,充分发挥公司综合服务与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产品服务方案。华泰证券也表示,将以跨境业务为抓手,打造全方位的综合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体系,积极打造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整体而言,中资券商在港股市场的崛起与国际化战略的深化,不仅为其投行业务开辟了新的增长极,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中资券商在全球市场的布局进一步拓展,其在国际投行领域的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